20090728-0047-2.jpg

【有一天】有個有趣又危險的假設:如果你在夢中遇見了以後才會認識的人,而這個「熟悉的陌生人」告訴你:千萬別……!你會照他所講,讓命運的軌道變化,還是不放棄幸福可能帶來的悲劇呢?侯季然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入選了柏林影展青年導演論壇單元,也是首屆金馬奇幻影展的閉幕片。

  從高雄開往金門的軍包船上,謝欣穎飾演的福利社小妹陷入一個詭異的情境:開到一半的船上突然空無一人,只剩一個怒氣沖沖不斷咆哮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印度人、一匹顯然跑錯場景的駿馬、以及張書豪飾演的阿兵哥。這個唯一正常的陌生人告訴謝欣穎:「這是一場夢!」

  他們四者在夢中相遇,是巧合,還是冥冥自有注定?既然在夢中,他們可以聽懂對方語言也就不奇怪了。印度人在海上漂流了好久,他只想回家;可惜我們無從得知馬兒想的是什麼?而欲言又止的張書豪,滿臉激動卻深情款款地面對謝欣穎,唯一斬釘截鐵的話語是:「你以後會認識我。」

  亦即如果我們把時間的軸心擺在張書豪身上,他在夢中遇到的是他過去就已熟悉的人;相反的,如果軸心轉為謝欣穎的話,她夢到的則是個完全陌生的男子,或許應該說,即使這個男孩的身影也曾模糊出現在她以前的夢裡過,但在此之前她從未認清。

  編導侯季然並沒讓這場夢一下子就結束,而是把它切分成好幾個段落,打斷它的是另一條線,那是現實裡的謝欣穎離開高雄到台北去,在K書中心認識了張書豪,然後兩人戀愛,她告訴他未來會抽到金門當兵的簽,會如何如何,他說夢境和現實總是相反的,她流下一串眼淚。按此邏輯來看,謝欣穎是在做了這個夢之後才上台北的,夢中的張書豪是「未來」的張書豪,他早已認識她,她卻從沒見過。回到現實∕現在,她啟程到台北,一眼認出他時,他卻對她完全陌生。這場夢是「過去的謝欣穎」和「未來的張書豪」打破時間邏輯穿越相會的關鍵。原來,「我好像在夢裡見過你」並不只是一句肉麻的開場白,而是可能的事情。

  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不久前才說過:如果找到時間與空間的隱密裂縫(也就是所謂的「蟲洞」),人是有可能穿梭時光的!或許「夢裡相見」就是這樣而來的。但霍金也警告:「只有瘋狂的科學家,才會想要回到過去『顛倒因果』。」這句話顯然缺乏浪漫。如果有機會去告訴最愛的人以避免即將發生的事情,你真的會只訴諸理性考量嗎?但另一個更嚴峻的問題出來了,如果得知結果注定分離,你還會不顧一切愛上他嗎?

  【有一天】比【似曾相識】、【不能說的秘密】更玄也更有趣的地方,不僅在於穿梭時光的劇情設定,而是它透過夢境∕現實兩者來回交叉的敘事結構,一點一滴地告訴你這場夢對現實所造成的推進力,而你也能從現實部分回推沒被呈現的夢境細節。兩者之間的連結,更進而突顯出主角(特別是女主角)的性格及意志,尤其當「命中注定」變成「有所選擇」的時候,向左走或向右走,一個決定就勝過千言萬語。當「逃不掉」變成「我甘願」,導演(鏡頭)看似冷靜的凝視,背後其實是浪漫到底了!

  雖然【有一天】給予觀眾自由選擇詮釋角度的權力,但從蛛絲馬跡裡並不難看出導演侯季然認同謝欣穎的角色顯然更多,不僅在於這個角色所呈現的主動,也在於性格面貌上的相較完整。謝欣穎曾以【愛麗絲的鏡子】意外拿下2006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她在得獎作品那股突然強韌起來的蛻變讓人印象深刻,侯季然則把謝欣穎這股魅力發揚光大,也讓她的表演層次明顯勝過張書豪。年紀輕輕就已是金鐘影帝的張書豪,吃虧在這部片的現實部分大多著墨於女主角婉轉主動的曖昧,而男主角在沒有「預知未來」的情況下,怎麼自然地被女主角所吸引?以及兩人之間的感情進程、化學變化,相較之下都太過薄弱(尤其是海邊對手戲的漫長乾澀),終究讓他的傷痛少了更澎湃的說服力,而讓結局只成為女主角為愛奮不顧身的證明,有點可惜。否則在侯季然靈活的敘事穿梭、真幻辯證下,這部片的張力應該會更強大。

  【有一天】在場景上也呈現了侯季然的懷舊多情。「軍包船」(夢境)與「K書中心」(現實)這兩個場景是當兵與求學的記憶延伸;當它們透過剪接而出現奇妙的空間連結時,也展露了本片的優點。難得的是這並非技術上的炫耀,而更多是情感上的必要。

  我自己看過三遍【有一天】,也許是因為每次都有做一些修改,抑或許是它的獨特敘事讓我更胡思亂想,常不禁產生「上次看是這樣嗎?」的疑惑與新鮮感。結果當它在金馬奇幻影展作完台灣正式首映後,監製侯孝賢決定讓這個已經很有創意與感性的電影再多些神采而決定主導再次剪接的工程,導演侯季然則請出蘇慧倫重唱盧昌明做詞作曲的「有一天」,看來我非得再看第四遍才能下結論了!

 

本文轉載自GQ雜誌六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neday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